概述
太平橋位於浙江省紹興縣阮社,該橋由一座半圓拱橋與九孔高低石樑橋組成,宛若一條長龍仰首橫跨浙東運河。橋長50米,主孔淨跨10米,石樑橋孔徑3—4米。拱橋的橋拱系縱聯分節並列砌築。拱橋南端八字落坡。該橋建於明天啟二年(1622),清朝乾隆、道光、鹹豐年間相繼重修,重修後保持原型。此橋仍應視為明橋。橋拱下有纖道。可稱其為古代立交橋。此橋南端接古纖道,處處入景,為古運河上富有特色的水鄉景觀。該橋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此橋在《中國科學技術史》(橋樑卷)有載。
簡介
太平橋位於紹興縣柯橋鎮浙東古運河上,地屬柯橋鎮阮社。
太平橋是一座由石拱橋和石樑橋相結合的長橋。據橋南石碑載,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八年(1620),清鹹豐八年(1858)重建。太平橋南北走向,橫跨浙東運河,由單孔石拱橋和八孔石樑橋組成,是拱橋和高低石樑橋相結合的多跨橋樑的範例。全長40米,由一孔拱橋和八孔梁橋組成,拱橋高高隆起,淨跨8.4米,橋寬3.5米,拱券採用縱聯分節並列砌築,拱楣上刻“太平橋”三個楷書大學,拱腳內側鋪設有石板纖道路,橋上行人,橋下行舟背纖,宛然古代立交橋。橋南、北兩面均鋪設石階,下置平台,南端經平台分東、西兩面下坡。拱橋的北面連線著梁橋,靠南面的三孔較高,漸次降低,每孔跨徑約4.8米。整座橋形狀高低錯落,狀若龍首朝天,翻騰水面。遠望似蛟龍出水,昂首騰空;近觀則拱梁結合,錯落變化。橋欄及望柱上雕刻蹲獅,橋坡兩側望柱飾束腰仰覆蓮。欄板內側有浮雕花卉、暗八仙等吉祥圖案。設計者既考慮到大船隻進拱橋,又兼顧小烏篷船可進低矮的梁橋分流,是河網地區一橋多功能的特有形式。
太平橋不僅造型別致,而且橋上的裝飾藝術也獨具匠心。橋頂四根望柱上各雕蹲獅一隻,雄獅足踏繡球,雌獅懷撫幼仔,呈現出矯健、威武、強壯的神態。此外,橋坡兩側的望柱、欄板上,亦雕有束腰仰覆蓮、花卉和琴、棋、書、畫等吉祥圖案。1991年以來,對拱橋以北一號、二號梁橋橋墩作過多次維修。
1989年被公布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橋名來歷
蕭紹運河通過阮社這一段河面上,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大石拱橋,叫做太平橋。這個橋名字義吉利,字音響亮,人人都說取得好。
關於橋名是怎么來的,有人說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時,來這段古運河上遊玩時給取的;有人則說是跟“天醫”倪涵初有關——倪天醫曾在此橋頭熬制神藥,辟退瘟疫,救治百姓保太平,因此得名。
“天醫菩薩”的本名叫倪涵初,本是紹興管墅亭後人,生活於明代。他醫術高明,行醫一生,救治了無數重危病人,活著的時候就被人們尊稱為“倪天醫”,死後更被老百姓尊奉為“天醫菩薩”。人們虔誠地燒香膜拜,祈求他能繼續為人們祛病消災,保一方平安。
有一年,阮社這個地方鬧起了一種瘟疫,村坊上接連不斷地死人,幾個村子一時間陰風慘慘,愁雲漫漫。人們趕緊去請來了倪天醫,求他辟退瘟疫,救治百姓。
倪天醫來到阮社,看到這裡的悲慘景象,十分傷心。這裡最近個把月中,幾乎每家都死過人,村中哭聲此伏彼起。他在村里到處察看,一時卻查不出病源。
一連幾天的探查,都毫無結果,倪天醫焦急萬分。這一天,天很晚了,倪天醫不得不回家去。他一路走一路還在凝神思慮。走到古運河上的這座大石橋邊,他一不留神絆了一跤,竟然跌昏在地。昏昏沉沉中,一位白眉白髮的老翁出現在他面前。
“華陀神醫!”倪天醫不禁驚叫起來。原來他家中一直掛著歷代名醫的畫像,其中就有三國時為關雲長刮骨療毒的神醫華陀,所以這時他一見便認得。
只聽見華陀對他說:“阮社村人所患之病,乃是因河水有毒而引起。這是因為村人們在捕魚時,不分大小都要,幾乎把魚子魚孫都捉光了,因此河神發怒,降災於他們。”
倪天醫急忙問有何藥可治。神醫華陀拿出兩包藥粉,說:“這兩包藥粉,紅顏色的一包叫‘清毒散’,黃顏色的一包叫‘太平散’。你把‘清毒散’遍撒在阮社大小河面,可以消毒;這‘太平散’則熬成湯藥,遍施眾人,其疾可療。”說完,華陀就拄杖飄然遠去了。
倪天醫從昏迷中醒來,身邊果然有兩大包藥粉。他也顧不得回家了,急忙折回村中,先告訴了大家這場瘟疫的起因,告誡漁民們以後捕魚一定要抓大放小,萬萬不可一網打盡。然後,他一面叫人把“清毒散”藥粉撒遍河湖汊灣,一面連夜在他遇見神醫華陀的這座橋邊搭起一個草棚,支起幾口大鍋,熬制“太平散”湯藥,讓人們拿了去給病人吃。
這樣日夜忙碌了幾天,阮社幾個村中的病人,不論病情輕重,全治好了,村莊又恢復了生機。
人們萬分感激華陀神醫和倪天醫,就把華陀在此贈藥、倪天醫在此熬藥保太平的這座橋,取名為“太平橋”。
圖解
太平橋拱腳內側鋪設纖道,與東西向纖道連成一體,有古代立交橋之稱蹲獅望柱浮雕欄板
評價
太平橋採取拱梁橋相結合的布局,既利於泄洪,又便於行舟。橋體造型獨特優美,比例尺度合宜,既不因寬闊的運河河面而失之過小,又不勉強為了統一與河道的尺度而使橋體笨拙過大,是研究明清橋樑發展史的實物資料。
[2]中國國學網